股市術語探索究竟什么是權證行權什么是權證行權
發(fā)布時間:2019-12-25 11:00:00 瀏覽:205次 收藏:18次 評論:0條
權證行權
股市術語探索究竟什么是權證行權什么是權證行權 權證是一種有價證券,投資者付出權利金購買后,有權利(而非義務)在某一特定期間(或特定時點)按約定價格向發(fā)行人購買或者出售標的證券。權證持有人要求發(fā)行人按照約定時間、價格和方式履行權證約定的義務。其中:發(fā)行人是指上市公司或證券公司等機構;權利金是指購買權證時支付的價款;標的證券可以是個股、基金、債券、一籃子股票或其它證券,是發(fā)行人承諾按約定條件向權證持有人購買或出售的證券。
備兌權證行權采用的結算方法有兩種:證券給付結算方式和現(xiàn)金結算方式。證券給付結算方式,就是指權證持有人行權時,持有人以行權價格向發(fā)行人購買或者出售標的證券?,F(xiàn)金結算方式,就是指權證持有人行權時,發(fā)行人按照約定向權證持有人支付行權價格與標的證券結算價格之間的差額。
使用證券給付結算方式,對于發(fā)行人來說,要在行權期間準備好足夠的標的證券或者現(xiàn)金,以防止無法滿足投資者的行權要求。對于投資者來說,一方面需要準備足夠數(shù)量的正股(認沽證)或現(xiàn)金(認購證),另一方面還要注意行權風險,尤其是對價內權證,一定不要忘記行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如果是現(xiàn)金結算,還會涉及到一個結算價格的問題。在香港權證市場,根據(jù)港交所對結算價格的規(guī)定,如果正股是在香港交易所掛牌的單只股票,正股的結算價按備兌權證到期日前的5個交易日(不包括到期日)的平均收市價結算。
接下來由股市術語來談論權證行權什么是權證行權,不掌握這種的終究會后悔莫及。
權證行權什么是權證行權:
為什么采用5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價而不是最后一天的收市價呢?這主要是因為,采取多天的平均收市價格可以較好地防止有人通過操縱或哄抬正股價格來控制結算價格,從而在權證市場上牟取不正當利益。我國滬深交易所《權證管理暫行辦法》第三十七條也做出了類似的規(guī)定,標的證券結算價格為行權日前10個交易日標的證券每日收盤價的平均數(shù)。根據(jù)《權證管理暫行辦法》第三十九條的規(guī)定,采用現(xiàn)金結算方式行權且權證在行權期滿時為價內權證的,發(fā)行人在權證期滿后的3個工作日內向未行權的權證持有人自動支付現(xiàn)金差價。這

看完文章,親們差不多明白權證行權什么是權證行權了吧!股市術語已經(jīng)在上文為大家做出了介紹,相信各位在看完之后一定能夠清楚知道哦。










